<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理论调研 > 正文内容

        安康市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督查调研报告

        作者:毛良韶 徐天华 胡呈娥 时间:2022-01-10 15:44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最大“软实力”。为深入掌握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以便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工作,市政府督查室牵头成立督查调研组,深入市县32个单位进行专项督查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总体情况

          督查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现场提问、政企座谈等方式,重点围绕“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推进落实、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事项划转、《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等方面开展督查调研。总体看,全市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提升。截至11月底,全市今年新增市场主体5.02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6.39%,现有累计市场主体25.91万户,同比增长19.02%,我市市场主体三年、五年、十年存活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2011-2020十年存活率76.03%,位居全省第一。

          (一)重点任务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工作已于8月底前全部完成,市级249项已全部划转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实施,各县(市、区)累计划转事项2094项,全面实现“应划尽划”目标。对划转事项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路次数”标准流程再造,并行推进“一业一证”“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举措,市级所有划转事项审批环节、材料减少30%以上,审批时间减少50%以上,办事跑路次数减少40%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将全市79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压减至41项。梳理全市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235项,建立清单并对外公布。市级“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全面完成,市级71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直接取消审批(10项)、审批改为备案(4项)、实行告知承诺(8项)、优化审批服务(49项)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进一步建立起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进一步激发。

          (二)惠企政策认真落实。全面落实中、省财政资金直达、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探索出台疫情防控促消费8条、中小企业健康发展9条、经济恢复性增长17条助企纾困措施,力促“六稳六保”。财政部门落实直达资金管理机制,及时将资金拨付到县区及相关部门。截至11月底,2021年中省惠企资金预算下达分配率99.93%,实际支出率89.8%。1-10月,全市执行减税降费政策共3.86亿元。税务部门进一步简化优化纳税申报服务,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办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告知承诺制,推出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将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投入自助办税设备,设立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区,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样化办税方式,152个办税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扎实开展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和商业银行等重点领域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三)审批服务质效提升。建设“安新办”政务服务系统,市级1204项事项“一门办理”,143项事项“全程网办”,500项事项“掌上可办”。对重点企业项目实行“帮办代办”,建立“办不成事”问题反映机制,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行政审批”等改革,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90%以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推行“多证合一”“先照后证”“照后减证”,对符合简易注销申请条件的企业1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开办实现“网上办”“微信办”,新设立企业审批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协同推进“省内通办”“跨省通办”,300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可在安康办理,市本级与湖北十堰市,汉阴、平利、高新等县区与浙江、江苏、重庆等实现“跨省通办”。扎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已编制《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安康智慧治理平台一、二期项目均已上线运行,数字城管、智慧气象等已入驻智慧治理指挥中心,“建设‘一网一云一平台’打造安康数字化发展新高地”案例被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评为“2021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

          (四)《条例》宣贯深入开展。完善市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扎实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贯彻《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市营商办制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闭环处理12345热线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优化营商环境民主监督和效能审计。市司法局将优化营商环境宣传纳入年度普法计划,与安康广播电台联合主办了《与法同行》普法专栏,专题解读《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营商环境条例进企业宣传活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务大厅电子屏等平台转载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相关内容,石泉、平利、岚皋等县印制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册,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造了良好氛围。开展全市审批服务改革“十大案例”评选活动,评选最佳案例、优秀案例、提名案例各10个,以点带面示范推广。


          二、特色亮点

          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总结完善,进一步为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减负担、增便利。石泉县创新开展“服务水电气、利企直通车”活动,优化流程、精减环节、压缩时间、减少材料、降低费用,实行“集中踏勘,联合审批”,实现了水电气报装全程“零跑路、零审批”。汉阴县探索设立企业还贷周转金机制,实现企业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双下降”、财信担保和银行风险“两降低”,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其经验先后在省市职转工作简报、《营商环境简报》《陕西经济研究》刊发推广,并被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岚皋县探索推出“四抓四促”工作经验,将319项常见高频事项实行环节整合、流程优化,集成为“一件事一次办”,审批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紫阳县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积极打造“紫阳数字政务平台”,配置“紫阳县政务公开智慧终端”,实时采集全县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数据,力争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安康高新区创新开发“营商综合服务平台”,嵌入省市政务服务系统,实现营商综合系统与“i安康”APP和微信小程序办理各项业务单点登录,建成法人全生命周期“智能树”,企业落地运营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市住建局探索推行老旧小区改造“232”极简审批和“521”用水报装服务模式。市自然资源局联合有关部门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不动产抵押登记进银行”等改革。市工信局就企业座谈反映的问题建立责任清单,实行销号管理。


          三、存在问题

          从督查调研情况看,虽然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体上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然存在差距和短板,经梳理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协同联动合力不够。各县(市、区)贯彻落实改革任务过程督导、结果跟踪、责任追究的全流程管控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工作方案原创性、差异化改革举措不多。重点任务牵头单位与配合单位协同发力不够,审管联动还未实现“无缝对接”,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整体工作进展不一。各县(市、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进展不平衡,市县两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划转不一致,部分县区政务大厅水电气窗口报装业务还未进驻,各县区政务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三是数据共享还有差距。部门间“数据壁垒”“信息孤岛”依然存在,部分信息数据无法共享,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审管联动”效能。如,公安、税务等部门系统较多,且多为上级垂直管理系统,专网运行,与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难以互联互通。陕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招投标电子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政务服务平台尚未联通。

          四是政策环境有待优化。企业普遍反映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交通不够便利、物流成本高,人才引进难度大,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四、对策建议

          (一)搞好统筹协调,加强协同联动。按照一体化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市县职转、营商、审改“三办”协同联动机制,在下达工作计划、推进任务落实、督查考核等方面实现“三办”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县(市、区)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市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纵向加强对下级部门的业务指导,横向做好与同级部门的配合协作,进一步凝聚扎实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二)持续深化改革,抓实重点任务。加强部门间会商研判,通过原单位在政务大厅设窗办理、委托办理、设置过渡期等方式,妥善解决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后的有关问题。进一步完善审管联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加强审管联动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实施方案》,理清审批与监管部门职责权限,推动审批、监管流程闭环管理,进一步提升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整体成效。严格落实市级“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方案,全面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三)加速数据融通,破解关键问题。加快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功能升级,对接中、省已开放的数据接口和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打破“信息孤岛”,形成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交换体系,实现数据互通共享。积极协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和数据信息跨省共享互认,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市内通办”。加快建设“政企通”服务平台,积极打通政企信息沟通渠道,精准推送各类惠企政策信息,不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四)优化政策服务,为企排忧解难。加大涉企有关政策宣传力度,研究解决企业合理诉求。针对融资难贵慢、物流成本高、人才引不进且留不住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对策举措,努力推动问题破解。进一步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观念,组织各有关单位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了解企业困难,倾听企业诉求,帮助排忧解难。继续完善“帮办代办”机制,深入企业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充分发挥作用。深度总结提炼安康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提升安康营商环境影响力和知名度。

          (作者单位: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毛良韶系市政府办公室副县级督查专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