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于实现安康市文化产业突破发展的建议

        作者:民盟安康市委会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7-08 12:00

        关于实现安康市文化产业突破发展提案         

            文化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康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的核心水源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始终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文化产业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已有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安康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量大幅增加,至2020年末全市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2500余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158家以上,文化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文化及相关产业的146个行业小类中,安康已经覆盖的行业有94个,其中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17个行业门类,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龙舟节、茶文化节等为重点的节庆文化品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文化品牌影响力逐步彰显;坚持实施“文化+”战略,采取抓点示范,培育了瀛湖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平利农耕文化园、旬阳蜀河文化旅游古镇、石泉中坝作坊、岚皋巴人部落等文化旅游融合示范点取得文化融合新进展。

        亟待解决问题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培育和发展,安康文化产业发展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但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和不足。

           (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文化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带动性和引领性的龙头企业,与全省平均水平对比,安康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占全省的比重为9.4%,但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仅为4.4%。

           (二)产业链条不完善安康市文化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弱小行业总体偏多,“小散弱”问题突出,文化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或漏洞较多,“补链、强链、延链、建链”任务艰巨。

           (三)资源开发不充分安康有“秦巴明珠”之美誉,是巴蜀文化、秦楚文化、中原文化和氐羌文化的交汇之地,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同时,作为川陕革命老区,安康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历史遗迹有170余处,但受制于资金匮乏、旅游规模小、影响力不足等因素,生态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四)发展层次服务滞后现有文化产业以传统业态为主,科技含量普遍较低,产业的附加值不高,财税贡献率低。多媒体、游戏动漫软件开发,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等高附加值新业态发展滞后。文化金融相关平台、政策法规措施及制度缺失建设滞后。

           (五)缺乏产业专业人才团队。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缺失是限制安康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表现为文化人才总量不足,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较少,懂文化、善创意、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匮乏。

        三、文化产业突破发展的建议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民营企业政府统筹培育安康文化骨干企业,支持文化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拓展新型文化产业项目,提升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引进文化强企业和行业头部企业以“总部经济”“飞地经济”等多种形式落户安康。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文化双创基地和孵化器,为高层次文化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场地、政策、资金扶持,调动专业人才参与文化创业的积极性,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

           (二)加快打造文化消费新空间与新模式。整合休闲文化资源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亲民便民的文化消费场所,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工艺品和土特产品,按照精品化、系列化、特色化要求和方便携带、易于储存的原则,形成非遗文创产品矩阵,带动工艺品消费带动文化消费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构建文化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安康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联盟,搭建安康文化产业合作交流平台,产业联盟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成员间信息、数据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立市级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推进安康文化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文化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依托市内高校院所建设一批文化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打造一批省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项目和示范园区。

           (四)抓住机遇不断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加快培育一批有出口潜力的文化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对入选企业和项目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大中型文化企业在对外文化贸易中的领军作用,鼓励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以及行业带动性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落户安康打通对外贸易通道,充分利用中欧班列“长安号”渠道优势,推动文化企业参与陕南(安康)多式联运内陆无水港运行,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效促进沿线各地的文化贸易往来。

           (五)多途径扩充专业文化人才队伍。一是引进一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文创精英人才及团队,有效填补文化产业人才缺口。加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训,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二是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入实施“市校产学”对接,积极整合高校、政府、企业和协会等各方资源,做好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培养一批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积极探索企业需求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鼓励文化产业职业教育和师徒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强化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文化产业实用型人才。